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智慧社區樹立,依托社區數字化平臺和線下社區效勞機構,樹立便民惠民聰明效勞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生活效勞、社區管理及公共效勞、智能小區等效勞。
智慧社區樹立是智慧城市樹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充分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訊技術,為社區居民提供安全、溫馨、便利的現代化、聰明化生活環境。
居民生活便當安心
智能門禁、數字物管等信息化效勞,已走進越來越多社區居民日常生活
智能門禁、數字物管,已融入重慶兩江新區禮嘉智慧小區居民馬亞洲的日常生活。
人臉識別進出小區門,3秒即可刷臉經過;突然下雨趕不回去,能經過APP疾速聯絡物管輔佐收衣服;智能家居安防系統與物管聯網,業主不在家時可開啟外出方式,一旦家里呈現陌生人的活動軌跡,會自動觸發警報,通知保安疾速上門查看……幾十項先進技術在禮嘉智慧小區內集成應用,讓居民生活愈加便利。
“漫步小區,智能化帶來的便利隨處可見。”馬亞洲說,智能澆灌系統經過監測溫度和土壤濕度,自動澆灌植物;智能渣滓桶自動檢測桶內渣滓,一旦裝滿將自動預警,通知后臺清算……
智慧社區能充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為便當老年人獲取社區效勞信息,禮嘉街道與重慶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協作,試點開通了一個專屬有線電視頻道。老年人在家可以經過收看電視,直接獲取街道、社區推送的惠民政策等綜合資訊,聯絡社區效勞機構、派出所,深居簡出獲得效勞與輔佐,如辦理民政救助、參與社區老年大學、了解社區文化及公益活動等。這樣一來,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也能輕松了解社區各類民生效勞資訊,查到相關擔任人聯絡方式,請他們答疑解惑。
目前,禮嘉街道富安社區已建成重慶市第1個24小時不打烊的便民效勞中心。走進便民效勞中心,居民可以直接與政務機器人互動獲取政策資訊,可以與機器人對話獲取法務相關資訊。在8小時工作時間外,居民來這里也可以獲得效勞,在24小時效勞區,可經過社保終端和政務終端,辦理養老認證、身份證復印等各項業務。
智慧社區樹立還在不時完善。“居民們希望增設智慧養老單項效勞,使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愈加智慧化、科學化;打通更多的政務效勞功用,使更多民生效勞在社區一級就能辦理。我們將努力滿足大家需求,讓百姓生活更便當、更溫馨。”禮嘉街道黨工委書記喻宗華說。
數字管理安全高效
基于大數據分析,樹立標準和規范化信息效勞系統,創新效勞項目,增加增值效勞
干凈整潔的路面,顏色明快的樓體,書房和健身房等各類配套設備齊全……踏入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街道元芬新村的“微棠新青年社區”,這里的一切讓人很難和“城中村”相聯絡。
“經過一輪智慧化改造,往常這里真是大變樣了”,社區居民小李說,“別的不說,就說社區內一切房間都配置了智能門鎖,出門根本不用再操心帶鑰匙,用手機APP就可開門,省心又便當。”
元芬新村以前是個“城中村”,社區管理中一度呈現一些問題:消防隱患大、商業基礎設備缺乏、社區公共效勞基礎設備不健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大浪街道元芬社區與深圳愿景微棠管理有限公司協作,依托科技伎倆,樹立數字化社區,全面提升居民寓居體驗。
“我們樹立物聯網平臺,搭建數字化管理系統,為社區居民提供基礎物業管理、咨詢等效勞。”深圳愿景微棠公司相關擔任人說。
傳統物業管理包括對房屋建筑、公共設備、綠化、衛生、交通、生活次序和環境等項目的管理。智慧社區在傳統物業的基礎上,將各類信息系統和資源中止整合,構建統一的社區信息平臺、改善社區效勞。
智慧社區觸及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安防、智慧物業等多個系統。因此,關于聰明社區而言,打通這些“數據孤島”是完成全面智能化的關鍵舉措。
在“微棠新青年社區”,愿景微棠物聯網平臺提供智能水電表、門鎖門禁人臉識別等效勞。其中,經過安裝智能水電表,小區居民能及時控制水電用量,養成節約水電的習氣。社區注重創造住戶之間的鏈接,完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區經過APP用戶端、微信溝通及約請,組建了20多個社團,舉行了400多場活動,參與人數達4700多人次。
“智慧社區樹立關鍵在于大數據才干。”元芬新村“微棠新青年社區”相關擔任人引見,基于大數據分析,社區能夠指導和研發更契合社區居民需求的產品,有針對性地中止社區商業改進,完善空間產品設計,增加增值效勞需求。比如,根據社區容積率高、采光差等空間限制,引入洗衣烘干房,處置住戶晾曬問題。再如,根據一些社區居民的需求,提供1小時入戶保潔及送水上門效勞,上線半月停業額即突破1萬元。
前景寬寬廣有可為
精準識別居民需求,樹立高效智能平臺,為用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社區效勞
近日,在河北衡水市大陸裕豐小區,社區居民李女士在智能渣滓分類箱箱體的觸摸屏上點擊“紙類”選項,輸入手機號碼后,將打包好的紙箱放進渣滓分類箱內,經過系統稱重計算金額,這些紙箱就“變成”錢存進了李女士的微信錢包里。
據引見,這種智能渣滓分類箱由5個回收箱組成,分別回收紡織物、金屬、塑料、瓶類、紙類5大類可回收渣滓。不只在大陸裕豐小區,衡水市多個社區都開端呈現智能渣滓分類箱的身影,智慧社區樹立正不時改動人們的生活方式。
日前,國度展開除新委等28部門分別發布《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提出要“推進智慧社區樹立,完成社區智能化管理”,住房和城鄉樹立部正在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備樹立工作,其中“加快推進聰明社區樹立”是七項重點任務之一。
全國智能建筑及寓居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虹以為,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樹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樹立單元,也是一個容易讓居民有更多獲得感、體驗感的場景。從傳統物業到智慧社區,社區管理方式、管理人員結構都發作了改動,這種智能化、聰明化轉型對聰明城市樹立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數據顯現,2020年底,我國城鎮社區數量超越16萬個。作為智慧城市樹立的基本單元,能夠完成城市精細化管理“最后一公里”的聰明社區大有可為。
業內人士以為,智慧社區應擴展業務,豐厚社區效勞種類。比如,整合智能家居、電商批發、信息通知等大量生活效勞入口,充分應用智能化技術,使信息更精準,平臺更高效,為用戶提供愈加智能的社區效勞。
“智慧社區能夠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社區效勞、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但目前看來,也有一些短板要補齊。”西南大學國度管理學院副教授張福磊說,一些效勞類應用和設備虛有其表,看起來“智慧”實則不好操作;還有一些居民關于聰明設備不了解不熟習,無人指導運用,使一些聰明設備運用率不高,構成設備閑置和資源糜費。
此外,由于一些技術應用和智慧項目處于試運營或構思設計階段,智慧社區尚未構成成熟的管理和效勞體系。一些聰明社區項目調和和統籌力度不夠,構成聰明社區管理鏈條不完好,難以發揮整體優勢。張福磊以為,智慧社區樹立非一日之功,有的智慧社區存在“重樹立、輕運營”現象,樹立和驗收后,一些項目和效勞難以完成日常化、常態化和長期化運轉。
“智慧社區樹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關方面應精準識別居民需求,提升效勞供給。”張福磊以為,要針對社區中的老年人、兒童等不同群體需求,對現有智慧社區項目中止“適老化”“適小化”等改造,提供差異化效勞。